许嘉璐 | 许嘉璐. (2000). 未辍集 许嘉璐古代汉语论文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许嘉璐. (2002). 未安集 许嘉璐说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许嘉璐. (2002).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北京出版社. 未央三集 许嘉璐文化论说. (201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未央续集 许嘉璐文化论说. (201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未央四集 许嘉璐文化论说. (201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古语趣谈. (2013). 中华书局. 许嘉璐. (2015). 未达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许嘉璐民进工作文选 (修订版). (2022). 民进中央办公厅.
|
陈致 | 陈致. (1991). 中国古代诗词典故辞典. 北京燕山出版社. 陈致. (1995). 少儿学唐诗. 北京燕山出版社. 陈致. (2006). 周策縱舊詩存 = Tse-tsung Chow’s poems in classical Chinese. 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陈致. (2010). 跨學科視野下的詩經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伊沛霞, & 陈致. (2012). 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 上古史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致. (2012). 詩書禮樂中的傳統 陳致自選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致. (2013). 中國詩歌傳統及文本研究. 中华书局. 陈致. (2020). 容兼閣问学集 海内外文史暨汉学名家访谈录. 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致. (2024). 西周重器銘文匯釋 乖伯簋、多友鼎、禹鼎.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黄煜 | 黄煜. (1998). 并非吹毛求疵 香港中文报章的语言与报道问题评析. 三联书店香港公司. 黄煜. (2004). 雙城記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03年度新聞寫作兩地互動課程完全紀錄.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出版. 黄煜. (2008). 追求卓越新聞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選集. 商務印書館 香港 有限公司. 黄煜. (2009). 追求卓越新闻 分享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的经验. 南方日报出版社.
|
韩子奇 | Hon, T.-K. (2005). The Yijing and Chinese politics : classical commentary and literati activism in the northern Song Period, 960-1127.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on, T.-K. (2013). Revolution as restoration : Guocui xuebao and China’s path to modernity, 1905-1911. Brill.
|
郭海鹏 | 郭海鹏. (2017). 全人教育情绪智能引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伍鸿宇 | 《思想与社会》,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历史与文明》,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大学国文》,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文化传播与文明对话——跨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论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国情国学教育——香港内地合作办学与中华文化传承》,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
黄蕉风 | 〈耶墨并提——吴雷川的耶墨观〉,载Robin Visser、乐钢主编,韩晗执行主编《东亚人文》(台北:独立作家,2014年),页149-178。 〈告别路径依赖,建构大乘墨学——“新子学视野下的墨学发展进路”〉,载方勇主编《诸子学刊》(第十三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页406-413。 〈墨家“爱与和平”之道,新的“全球伦理黄金律”〉,载罗秉祥主编《先秦诸子与战争伦理》(香港:中华书局,2016年),页237-270。 〈墨虽旧学,其命维新——序顾如《立墨——墨子精义释诂》〉, 载庄伟杰主编《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卷)(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年),页255-259。 〈普世爱人如何可能?墨家兼爱观对血亲伦理的突破〉,载方勇主编《诸子学刊》第十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页189—202。
|
陈鼓应 (2017-2018) | 陈鼓应. (2015). 道家的人文精神. 中华书局. 陈鼓应. (2015). 尼采新论. 中华书局. 陈鼓应. (2016). 庄子今注今译. 中华书局. 陈鼓应. (2018). 耶稣新画像. 中华书局. 老子今注今译. (2020). 中华书局. 陈鼓应. (2020). 庄子浅说. 中华书局.
|
郭齐勇 (2018-2019) | 郭齐勇. (2011).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 = Contemporary studies of Chinese philosophy 1949-2009.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郭齐勇. (2015). 儒学与现代化的新探讨. 商务印书馆. 郭齐勇. (2018). 中国人的智慧. 中华书局. 郭齐勇. (2018). 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郭齐勇. (2018). 中国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上海教育出版社. 郭齐勇. (2021). 中国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 郭齐勇. (2024). 四书通识. 中华书局.
|
林安梧 (2017-2018) | 現代儒學論衡. (1987). 業強出版社. 林安梧, 王冰雅, & 张贝. (2017). 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 山东人民出版社. 林安梧. (2023). 道家思想與存有三態論.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黄靖雯 | 黄靖雯(Wong, Wei Chin).《离乡别境:十九世纪英属马来亚的华侨华人》. 广东人民出版社. Wong, Wei Chin. “Review of Di Wang, Violence and Order on the Chengdu Plain: The Story of a Secret Brotherhood in Rural China, 1939–1949”. 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 (2023). ISSN: 1871-014X 黄靖雯 (Wong, Wei Chin). “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身份认同”。收录在《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重塑过去,共创未来》, 353-366. 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23. 黄靖雯 (Wong, Wei Chin)、安乐博 (Robert Antony). “19世纪英国档案对海峡殖民地华侨华人的文献概述。” 《海洋史研究》(第十七辑)Studies of Maritime History 17 (2021): 459-473. (CSSCI)
|
崔燕 | 新时代国际汉语教材系列之《学中文,游中国》(主编),华语教学出版社,2019年。 《大学国文》(参编),第二章和第七章,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基于汉字教学实践的理论反思与策略建议》第五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香港大学,2018年6月。 《国际新闻中的中国视角——中文报纸在美国大选涉华议题的框架分析》(英文),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年11月。 《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际汉语——谈超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建构》,第十二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12月。 《网上育儿资讯搜寻:中国幼儿父母的使用与满足》(英文), 梁韵姿、崔燕、梁永炽,资讯与社会研究,2014年,第26期,页63-90。 《外国政治在媒体棱镜下的呈现——以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在中国 内地报纸上的报道为例》(英文), 文学与艺术研究,第5期,页312-326。 《性别与民间叙事:金德顺故事研究》(英文专著),台北学生书局,2012年。 《不同社会脉络中的“绿色生活”议题:相关报导在广州与香港报纸中的 呈现》,《绿色启动:重探自然与人文关系》(第三辑),杨祖汉、杨自平主编,台湾:远流出版社,页1001-1022。 《创意国文—大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探索》,《大学通识》,2009年,第5期,页131-140.
|
王琴 | 美学基础与审美活动》,合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年。 《当代中国传统美学研究》,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大学国文》,合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戏剧诗人柏拉图》,合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大学国文》,合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从博雅视角看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教学改革》,《教育评论》2015年第3期。 《粤港合作办学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6年,第1期。 《“文而化之”与人的发展》,《大学语文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年。 《魏晋士人的音乐情怀与美学范畴“清”的乐感》,《美与时代》,2016年,第8期。 《先秦古乐与“清”美学意蕴的积淀》,《美育学刊》,2016年,第6期。
|
董铁柱 | 《孔子与朽木: 中国传统思潮的现代诠释》,东方出版中心,2019年。 《向史而言》(柯文,中华书局(香港),即将出版)。 《作为思想家的陶渊明》,《国际汉学》,Vol.2,2016年。 《先秦是否有道家》,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报》,Vol.2,2014年。 《说谎与个人道德价值:从〈小西皮雅斯〉篇看“父子互隐”》,《孔子研究》, Vol. 5, 2012年。 《从“Confucian”到“Ru”:论美国汉学界对上古儒家思想研究的新趋势》,《文史哲》, Vol.4, 2011年。 《论八股文文体的内在多样性——从爱拉斯谟的人文主义理论出发》,《文史哲》, Vol.2, 2009年。 《民国〈萧山县志稿〉与〈清史稿〉人物传记比较研究》,《中国地方志》,Vol.3,2008年。
|
刘杨 | 刘杨:《道性、诗性、女性:从唐宋诗词中看女冠》学苑出版社 刘杨,《英语构词一点通》吉林出版社
|
陈家宁 | 《浅析〈龙龛手镜〉对部首的改良》,《汉字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6月。 《浅论叠体为文字和反向为文字在〈说文解字〉中的位置》,《说文学研究》(第二辑),崇文书局,2006年6月。 《从齐国文献看战国时齐国的社会经济——战国齐陶文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种“诘”篇鬼名补证(一)》,《简帛》(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 《论中国古典学的重建》 [1],《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龙龛手镜〉研究及评价简述》,《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2辑。 《也谈“三年大将吏弩机”的灋丘问题》,《中原文物》,2008年第3期。 《用“三重证据法”进行先秦古史新证研究——以〈史记〉为例》,《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用古文字校读古籍二例》,《文字学论丛》,线装书局,2010年6月。 《说简狄所吞的玄鸟之“卵”》,《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年10月。 《谈外语词的汉化处理》,陈家宁、林哲,《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五期。
|
刁小龙 | 评《清代〈仪礼〉文献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丧服》"报服"考述,《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春之卷。 武威汉简《仪礼》研究四十年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5期(合作论文)
|
Yegor GREBNEV | With Christelle Alvarez: “Approaching monumentality in pre-modern epigraphic and manuscript traditions” in Manuscript and Text Cultures 1 (2022). With Lesley Smith: “Introduction: Navigating Complex Texts from Pre-Modern Cultures in the Digital Age” in Manuscript and Text Cultures 2.1 (2023). Mediation of Legitimacy in Early China: A study of the Neglected Zhou Scriptures and the Grand Duke Tradition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2. “Aural-mnemonic architectonics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ical texts. An approach inspired by Soviet Sinology and South Asian Parallels” in Monumenta Serica 68.2 (2020). Numerical lists of foundational knowledge in early Chinese and early Buddhist traditions” in Asiatische Studien / Études Asiatiques 74.4 (2020).
|
王嘉宝 | 《朱震易学谱系新解》,载《国学研究》第四十七卷,北京:中华书局,2022年 |
陈颢哲 | 〈王夫之对春秋经解传统的消解〉,收录于《国学学刊》,2019年3期,页78-85+143。同时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数据》 〈「王正月」解读视角的转变及其意义〉(联名发表),收录于《林庆彰教授七秩华诞寿庆论文集》,页117-159。 〈明代经学研究的解构与重建〉,收录于《经学研究论丛》(出版中)
|
蔡晶晶 | 新时代国际汉语教材系列之《学中文,游中国》 (参编),华语教学出版社,2019年。
|
郭巧瑜 | 《大学国文》(参与编写),伍鸿宇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试论鲁迅小说〈孤独者〉中的“隐含作者”》(论文),《大学语文论丛》,2022 《自我认知与文学路径——〈朝花夕拾〉与〈从文自传〉的比较阅读》(论文),《名作欣赏》,2018
|
梁黎丽 | 《从课程设置到人的发展》,《大学语文研究》,中国出版集团,2016年3月。 《“渔樵”之艺术原型》,《国学》2015年第3卷第1期。 《儒家思想与生态文明——第五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参编,台湾学生书局,2011年。 《浅论孔子的人才主张》,《魅力中国》,魅力中国杂志社,2009年第7期。 《新世纪初叶燮研究的成就、得失与走向》,《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 《论佛教思想对古代文论中“虚实”范畴的影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10卷第4期。 《张问陶诗歌略论》,《宜宾学院学报》,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仕与隐的千古纠结——论古诗文中渔父儒道合一的二重意象》,《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
刘春华 | 《历史与文明》(参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新时代国际汉语教材系列之《学中文,游中国》 (参编),华语教学出版社,2019年。
|
刘勇 | 从《伤逝》的伦理叙事看鲁迅的婚恋观,哈尔滨:《北方文学》,2018年第3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