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南京大学古典文学硕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2000年至2017年任教于香港浸会大学,现为UIC校长。主要从事《诗经》、金文、古史与学术史方面的研究,出版《诗书礼乐中的传统》、《余英时访谈录》、《跨学科视野下的诗经研究》等专著。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历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美国欧亚大学校长等职。2019年,龚鹏程先生就任山东大学文学院专任讲席教授,现任卢森堡欧亚大学马来西亚校区校长。主要研究方向分为文学理论、美学、中国文学、史学、宗教和哲学、文化。著有《文学与美学》、《春夏秋冬: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儒学反思录》等书。
德国著名汉学家、慕尼黑大学汉学院教授,在汉堡和上海学习汉学、突厥学和哲学,著作包括《101个最重要的问题:中国》等。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历史系教授,中国研究讲席教授。2000年获得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0年到2013年间先后在南卡罗来纳大学和牛津大学任教,主要研究现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著作包括《中国消费的崛起:中国消费者如何改变世界》、《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等。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讲座教授。研究专长及兴趣包括近现代中国的儒学史及基督教史、城市文化(上海、香港、深圳)及海外华人社会(新加坡、洛杉矶)。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语言大学文学硕士,北京语言大学博士,教授。现任孔子学院总部党委书记、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先后在亚利桑那大学和剑桥大学任教,并担任剑桥大学东亚系主任,2013年当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主要著作有《早期中国食物、祭品与圣贤》(Food, Sacrifice, and Sagehood in Early China),主编《论鼎与品味:古代中国宗教与饮食文化》(Of Tripod and Palate: Food, 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曾获美国古根海姆 (Guggenheim) 基金会学术成就奖及美国专业学会所颁赖斯康姆奖, 及哈佛大学教学奖。专着《塑造法华经:中国中古佛教视觉文化》获日本岅本日深学术奖。曾任美国国家美术馆高级视觉艺术研究所,盖蒂基金会,立青基金会顾问, 美国大学艺术史协会机关刊物Art Bulletin 编委会编委, 麦克米兰出版社《佛教百科全书》副主编。着述内容广泛, 涉及古代墓葬礼仪艺术,青铜器纹饰,佛教石窟造像与壁画, 歷代书画,雕塑,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