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教育到底是什么——记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讲座

2020年11月16日,香港浸会大学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予北师港浸大(UIC)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以表彰他对专业和社会的杰出贡献。

2020年11月23日下午,由吴清辉教授主讲的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讲座———“老生常谈”在香港浸会大学(逸夫校园)开讲,吴教授畅谈自己在博雅教育领域的探索和思考,也对香港以及内地博雅教育进行了展望。同时,他也感谢香港浸会大学授予其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他动情地回忆起在过去的几十年教育生涯中,来自两地同事、学生、家人的支持,讲座氛围严谨又不失温情。讲座采取现场讲座和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

1

吴清辉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逸夫校园)开讲 

现场由香港浸会大学常务副校长麦建成教授(Prof. Clayton MACKENZIE)主持。首先,他带听众深切回忆了吴清辉作为内地第一所博雅大学UIC的创校校长,为香港和内地合作办学做出的前无古人的尝试。他说到,“国际化”这一理念,当前在全球的大学中都已经举足轻重,吴教授即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者。早在数十年前,在这一理念刚刚盛行之际,吴教授已率先促成成立香港首家视觉艺术院、电影学院。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化学家,他在化学领域多相催化和薄膜科技方面的研究,深得海内外学术界的称许。同时,他又是一位在博雅教育、全人教育领域成就卓越的教育家。

6

讲座由香港浸会大学常务副校长麦建成教授(Prof. Clayton MACKENZIE)主持

讲座开始,吴教授以一个问题开头——“教育到底是什么?”他对比了几位中外教育先哲和先驱的教育理念——中华民族先圣孔子的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念的“灵魂说”,以及19世纪英国著名的神学家、教育学家约翰·亨利·纽曼对大学教育的观点 “大学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知识氛围,提高国民的公德心,净化国民的情趣…”。

随后吴教授分享了中国著名的古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东林书院的概况,他总结出中国传统书院中的博雅教育理念——不以技能为教育目的;倡导学识广博、多问多思;营造开放兼容的学术氛围;密切师生关系;培育全人为宗旨;强调关心天下事。

他特别强调,古代书院的“会讲”制度,是倡导自由讲学风气的典范。他举例说明南宋时期由朱熹、陆九渊兄弟发起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著名的哲学辩论会——鹅湖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在此,他还引申到,在UIC的校园湖里,也生活着自由、闲适的黑天鹅,希望UIC也传承“鹅湖会”自由学术的风气,营造出活泼的学术氛围。在说到密切的师生关系时,他分享了在UIC已持续了七届的“大学敬师礼”,每年的“UIC大学敬师礼”不仅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也表达了对师长的尊敬之情。

5

第七届UIC敬师礼。学生以茶代礼,向师长表达敬意。

 

比较了中外和古今的教育之后,吴教授作结:无论是古今中外,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中心,倡导博而雅的教育理念,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道德、人格。

此时,吴教授带领大家为讲座开始时所提出的问题找到了答案:“教育到底是什么?” 答:“教育应该教育人的头脑,更应该教育人的心灵,即应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使之成为有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及有仁爱之心的君子。”

寻找到答案后,吴教授对教育的未来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吴教授直言,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信息爆炸时代开启,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亟待扩展知识面。而现在我们身处AI技术、大数据技术发达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需要培养学生更高的情商、更为有创意的头脑以及对音乐、艺术等更广泛的涉猎。吴教授补充到,在今天的博雅教育,我们应该注入中国元素——即“和而不同”、“中庸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用费孝通先生的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作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也深深地思索着,在疫情这个大背景下,整个世界的格局发生变化,香港的教育未来将何去何从?他表示,博雅教育是带领香港,乃至全世界通往更美好的明天的关键。

作为一个为香港和内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几十年的教育家,他动情地说,感谢香港浸会大学、UIC、以及香港大学的同事、感谢家人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使得他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回答听众提问的环节,吴教授认真回答了线上线下嘉宾的热烈提问——UIC的未来、学生GPA、UIC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博雅教育的异同、UIC的地理环境等等问题。风趣幽默又亲切的风格,使得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讲座最后,嘉宾合影留念。

4

嘉宾合影留念

111

许嘉璐教授致吴清辉教授贺信

7

2016年12月,吴清辉教授与许嘉璐教授为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揭牌

 

 

文|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 柴 静

图|新闻公关处

全人教育办公室

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

大标题 中文数字
大标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