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讲座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讲座 >> 正文

[第十二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专题报道]两岸关系的多角度透视——第十二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举行

两岸关系的多角度透视——第十二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举行

2013年10月11、12日,UIC第十二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于冯燊均演讲厅(B101)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多角度看两岸关系”为主题,邀请到两岸三地的八位学者与会演讲,与UIC众多师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出席研讨会的嘉宾

研讨会于11日下午在冯燊均演讲厅(B101)开幕。UIC校长吴清辉教授,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主席冯燊均先生,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外交室主任、研究员袁征,台湾政治大学欧美研究所所长、教授汤绍成,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主任、教授王建伟,澳门理工学院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朱显龙,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吴清,台湾淡江大学经济系教授林金源,台湾成功大学两岸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黄清贤,冯燊均国学基金会秘书长鲍俊萍女士等出席开幕式。开幕礼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博士主持。

吴清辉校长致欢迎辞

UIC校长吴清辉首先致欢迎辞。他指出,虽然近些年来两岸关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令人欣慰。但由于两岸问题的形成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并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两岸关系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举办此次研讨会正是要深入分析和探讨这些问题。

他说,在场的各位同学都是未来中国的新生力量,理应胸怀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关注台湾问题,关心国家未来的发展。举办这次研讨会,对于加深同学们对两岸关系的认识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也是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响应。

随后,为表达对各位与会学者的感谢,吴校长向各位学者致送纪念品并分别合影留念,研讨会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开始。

吴校长向嘉宾们赠送纪念品

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王津平先生首先发表了《中国再统一 共筑伟大的中国梦》的演讲。王先生在前一天举行的国情国学教育杰出学者系列讲座中已经就大家关心的台湾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积极深入的讨论。本次研讨会上,王先生继续与大家讨论两岸关系,认为只有中国的再统一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王津平先生演讲中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外交室主任袁征研究员围绕着《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为大家展示了美国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美国对台政策转变的表现。他还分析了未来美国对台关系的走向,认为美国不会停止插手两岸事务,而且美国也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大陆是美台政策中至关重要的变量。最后他指出在两岸关系中我们未来要密切关注的几个问题,引发大家进一步的思考。

袁征主任演讲中

台湾政治大学欧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汤绍成教授以其激情幽默的演讲风格赢得了在场同学的掌声。汤教授做了题为《台湾的认同问题》的演讲,全英文的PPT充分符合UIC的教学特色。汤教授以大量的数据分析了台湾人民对自身身份是如何认同的,根据历史的顺序,汤教授梳理了台湾历届政府对台湾归属问题的解释,认为台湾要在认同自己“同一个民族”的身份下完成统一大业。

汤绍成教授演讲中

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主任王建伟教授给大家做了《美国重返东亚和两岸关系》的演讲。他列举了美国重返东亚的表现和动因,由此分析给两岸关系带来的影响,指出美国的重返是“没有台湾的重返”(a return without Taiwan)。他带给大家一个很大的思考,即美国想脱离中美关系框架,切割台湾和中国的关系独立考虑台湾问题。如此,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王建伟教授演讲中

来自澳门理工学院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的朱显龙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既要维护更要搭建一中框架》,朱教授认为大陆对台湾政策在不断调整,从“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中原则”、“同属一中”,到“一中框架”,趋向更加务实和可操作性。但朱教授同时又提出,当前“一中框架”理论只是维护一个中国的大格局,而非创建一个国家的新架构。只有创建一个国家的新架构,才能解决两岸的法统与结构问题,也才能意味着国家走向和完成统一。

朱显龙教授演讲中

本届研讨会持续了一天半的时间。12日下午,研讨会的最后三位学者的演讲同样精彩,现场互动热烈,给本次研讨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现场学者互动和学生提问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吴清教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权力与认同:民族国家的兴衰与两岸关系的未来》的演讲,在演讲中,吴教授充满激情地为大家阐述了民族主义与民族分离主义挑战的三大特点:地域上的广泛性、后果上的严重性以及现实中的紧迫性。

吴清教授演讲中

通过讲解,吴教授带领大家走出了对“民族”的误解,认为“民族”应是一种社会共同体,之所以出现藏独、台独的现象就是因为民族之间缺乏共同责任感。因此他指出,增强认同感是改善两岸关系的当务之急。

黄清贤教授演讲中

来自台湾成功大学的黄清贤教授以《ECFA与两岸关系结构文化变迁》为题与同学们展开讨论。他提出,两岸关系自2008年迄今签署的19项协议中,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备受关注,黄教授更从台湾的观点,探索ECFA在2009年签署前后,两岸关系的结构文化变迁,试图了解两岸关系是否有进一步突破的机会。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两岸之间的结构文化型态,引用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认知,分析ECFA签署后的结构文化发展,提出两岸应有的未来走向。

林金源教授演讲中

台湾淡江大学经济系的林金源教授则发表了题为《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况》的演讲。林教授配合图文并茂的PPT,言语激动,眼里泛着泪光,批判了台湾台独分子无耻的言行。他认为台湾无法逃避国家认同问题,这一点引起了学者和在场同学的共鸣。

学生与学者晚宴时交流

为了给同学们创造更多与各位学者深入交流的机会,11日晚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在大家乐Cheers举行了师生晚宴,近80位同学参加了晚宴,大家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吴校长全程参加晚宴并致辞,他说,今天的研讨会同学们表现不错,现场讨论也很活跃,让他有说几句的冲动。他强调,青年是未来中国的力量,关心社会时事和国家大事是大家应有的责任,大家要为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晚宴过后,仍有部分同学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要与学者多些交流。

12日下午六点,第十二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的伍鸿宇博士主持闭幕礼。他感谢与会学者的热情支持,也感谢校内外部门和机构的理解和配合,看到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讨论,也深为感动。为期一天半的研讨会就要结束了,但会上激烈的知识交流和思想讨论会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延续。希望大家秉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在以后的学习中对讨论的问题作更深入地思考。

                                              与会学者、嘉宾、UIC领导及老师老师合影留念                                                      

文:张孟雅
图:李若蕙
编辑:谢子薇
(来源: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主讲人 主办方: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时间 10月11至12日
地点 B101冯燊均演讲厅